您的位置: 首页--> 道法--> 九上电子课本文集 |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 血浓于水,中华一家亲。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共谋发展,共享繁荣。港澳回归,洗雪民族耻辱;“一国两制”,彰显中国智慧。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 中国梦,向世人宣示了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今天,我们与梦想如此接近。实现中国梦,做自信的中国人,让我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运用你的经验
中华民族唱起来 汉满纳西京东乡,独龙侗水彝苗壮, 门巴土家维吾尔,柯尔克孜瑶德昂, 乌孜别克鄂伦春,基诺赫哲傣布朗, 锡伯哈尼俄罗斯,仡佬仫佬景颇藏。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次,念一遍,就记在心上。 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五十六朵花绽放。 傈僳怒佤鄂温克,裕固朝鲜土阿昌, 普米撒拉塔吉克,毛南保安蒙古羌, 拉祜白回塔塔尔,珞巴畲黎达斡尔, 高山布依哈萨克,每个名字暖洋洋。 这么多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 读一读,唱一唱,你就不会忘。 我的大祖国呀你真的好漂亮,五十六族花芬芳。 试一试,你能从这首歌中找到哪些民族? 民族大家庭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相关链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相关链接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探究与分享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1903 年 12 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探究与分享
2010 年 4 月 14 日, 青 海 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 7.1 级 地 震, 造 成 重 大 人 员伤亡。各地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向灾区集结,各种救援物资以最快速度向灾区运送,各族群众以各种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出现了一幕幕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 河南省郑州市 17 名汉族青年当天就踏上奔赴灾区的路途。青海省湟中县大才乡的回族同胞组织了一支农民工救援队赶赴灾区,自筹资金购买2箱药品、100箱方便面、4顶帐篷分发给受灾的各族同胞。四川省茂县的羌族村民凑钱租了一辆大货车,带着村民捐赠的帐篷、彩条布、棉衣棉被和食物驶向玉树灾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维吾尔族医生和同事一到灾区,立即对伤员进行会诊、治疗。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老兵志愿者”到达灾区后一直忙着抬运伤员,运送物资,救助灾民。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讨论: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说明了什么? 家和万事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探究与分享
✧ 在祖国西南的一个彝族山村,过去,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几乎家家住茅草房。现在,危房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全覆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以前,该村的百草坪土地贫瘠,种一坡,收一箩。现在,该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靠畜牧业、旅游业走上致富道路。百草坪成了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阿克苏苹果不仅誉满全疆,而且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销店,发展“农超对接”平台,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结合材料讨论:两地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相关链接
20 世纪 80 年代,西藏人才紧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国家作出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的决策。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西藏教育新模式。截至2016 年,全国共有 20 个省市的 18 所初中、14 所高中开办西藏班,有 55 所示范性高中招收西藏插班学生,共有在校生近两万人,累计完成招生 11 万余人,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以上人才 3.6 万余名。内地西藏班成为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毕业生中的很多人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内地西藏班的开办,对加速西藏人才培养、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关链接
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民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被誉为“歌仙”。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流传了一千多年的 歌圩xū 就是刘三姐传歌形成的。“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刘三姐。 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刘三姐歌谣传承比较完整,种类丰富多样, 传播地域广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探究与分享
✧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拓展空间
2021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并提出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查找资料,讲述“齐心协力建包钢”或“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故事。 结合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思考为什么我国各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小组合作,选取一个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将其改编成话剧,在校园文化节中展示,为促进民族团结尽一份力。 参考资料: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节《促进民族团结》微课视频|知识点|教学设计 |